在北仑区大榭街道海城花园小区,新修缮的河道护栏旁,孩子们在嬉戏奔跑。居民张阿姨欣慰地感慨:“以前总揪着心,生怕孩子追跑打闹时不小心跌进河里。现在这护栏修得又结实又好看,我们心里踏实多了!”这温馨的场景背后,是区人大代表、大榭街道新升经济合作社社长王善明深耕基层治理、践行“民呼我为”的生动缩影。
今年3月,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接待活动中,多位海城花园居民向王善明反映了海城河河道护栏年久失修的问题。“有天晚上我散步路过,看到几个孩子在河边比赛骑自行车,速度特别快,差点就冲出护栏掉进河里!”居民王大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这番话瞬间让王善明绷紧了神经,当即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列入重点待办事项。
为掌握河道护栏的真实的情况,王善明多次前往海城河沿岸开展实地踏勘。他沿着330米长的河道逐一排查,用镜头记录下护栏损坏的每一处细节,从松动的连接件到断裂的栏杆片段,都一一存档。同时,他反复查阅《城市道路护栏设置规范》等技术标准,对照现行要求逐项核对。经过细致调研,王善明梳理出三大突出隐患:一是护栏高度仅0.85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高度;二是部分护栏因常年日晒雨淋出现严重锈蚀,甚至存在断裂缺口;三是河道沿线既无警示标识,也缺乏照明设施,夜间通行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带着这些详实的数据和图文资料,他向人大大榭街道工委进行反映,呼吁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得到了人大街道工委的高度重视。
为确保整改方案科学可行、符合群众期待,人大大榭街道工委以海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为依托,搭建“红色议事会”平台,采用“1+3+N”协商模式——由王善明代表牵头统筹,街道城建办、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3方联动配合,同时邀请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实施工程单位技术人员等“N”方力量共同参与。在三轮专题协商会上,各方围绕护栏材质选择、高度标准、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居民代表提出希望护栏兼顾安全性与美观度,施工方建议采用抗腐蚀性强的不锈钢材料质地以延长常规使用的寿命,街道城建办则从工程规范角度给出技术指导……经过反复讨论完善,最终确定了一套全面的整改方案:不仅将护栏高度提升至1.2米的国家标准,更换为不锈钢材料质地;还建立常态化巡河机制,在河道危险地段加装防护网;同时同步推进配套升级,包括优化护栏周边绿化、更换5张休闲座椅、设置6块警示标识牌,并拓宽部分安全步道,让河道周边既安全又宜居。
“方案落地不是终点,群众满意才是目标。”王善明深知民生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他并未在方案确定后停下脚步,而是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居民代表、社区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百姓监理团”。监理团成员全程参与河道护栏修缮工程,从材料进场验收、施工工艺监督到工程质量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施工期间,王善明每周至少两次到现场查看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部分居民担心施工噪音影响生活的诉求,他与施工方沟通调整作业时间;发现个别护栏安装不够平整,立即要求返工整改……此外,为避免类似问题反复出现,他还主动向街道建议,对辖区内所有河道护栏开展专项排查整治,推动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管好一类事”的治理升级。
在王善明的办公桌上,一本厚厚的笔记本格外显眼,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整理的民生问题解决方案,字里行间满是“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与担当。
“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当好群众诉求的‘传声筒’,更要成为处理问题的‘行动派’。”王善明用这写满字迹的履职笔记,记录着他服务民生的点点滴滴:从优化海城花园垃圾分类站点布局,到推进香榭雅苑老小区地面停车位改造,再到调解碧海华庭小区停车位矛盾纠纷,每一项民生事务里,都能看到他奔波忙碌的身影。
正如王善明在代表述职报告中所说:“基层治理没有‘终点站’,只有不断前行的‘新起点’。我们要用心用情把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打造成‘民心工程’,让每一次履职都留下温暖人心的印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