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贡井区:从“行路难”到“工业兴”的共富实践
产品简介: 清晨6点,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跳礅村的鱼塘还笼着薄雾,自贡市腾飞家庭农场负责人滕学力已开着满载黄辣丁的卡车驶上簇新的村道。在与对向运送车完结一次“丝滑会车”后,他笑着说:“要是上一年这时候,咱们这两辆车能堵半小时!”在5公里外的桥头镇团结村林区,72岁的刘大爷正沿着新修的波形护栏清闲漫步,山下金黄的麦浪中,收割机划出规整的轨道。 2024年11月底,贡井区桥头镇“一事一议”
产品详情
清晨6点,自贡市贡井区桥头镇跳礅村的鱼塘还笼着薄雾,自贡市腾飞家庭农场负责人滕学力已开着满载黄辣丁的卡车驶上簇新的村道。在与对向运送车完结一次“丝滑会车”后,他笑着说:“要是上一年这时候,咱们这两辆车能堵半小时!”在5公里外的桥头镇团结村林区,72岁的刘大爷正沿着新修的波形护栏清闲漫步,山下金黄的麦浪中,收割机划出规整的轨道。
2024年11月底,贡井区桥头镇“一事一议”路途危险整治项目正式竣工。此次项目新建筑错车道31个,硬化错车路面1175平方米;整治长6米、高3米堡坎一处;挖补长329米、宽3.5米、厚0.18米硬化路面,合计1150平方米。这些项目的竣工,不只让两个村庄告别了“错车倒百米、绕行半小时”的前史,更激活了水产饲养与粮油栽培的“工业双引擎”。
在跳礅村,新修的错车道让“肠梗阻”变成了“快车道”。滕学力乌黑的脸上笑出褶皱:“从前往外运鱼都要掐着表抢时间,现在随时能错开车!”此前,这条2008年建筑的“独木桥”式村道,曾让全村1268亩的水产基地堕入“守着鱼塘难致富”的窘境——雨天运送车打滑翻进沟,活鱼运送波动有折损,商贩每斤压价……这一些难题曾让村里的饲养户打起退堂鼓,还自嘲是“水里捞金路上丢”。现在,31个错车道如珍珠般串联起工业路,卡车能直接开到塘口,鱼贩子抢着上门收。滕学力算了一笔账:每车鱼存活率提升了,运送成本还节省了,仅这两项就让亩均增收近两千元。更让饲养户们振作的是,路畅后,冷链物流进村了,从前因运送不方便不敢测验的黄颡鱼、鲈鱼等高价种类,现在成了饲养户的“新宠”。
团结村的改变相同令人惊叹。站在新修的波形护栏旁,刘大爷掏出手机,展现相册里的两张相片:一张拍摄于2023年,山上树木丛生,另一旁是令人目眩的深谷;另一张是2024年末,一条簇新宽广的水泥路直通白叟家里。“从前去村委会交医保,要走45分钟,现在有了这条新路,10分钟就能走到!”白叟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护栏上的反光标识,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而更让乡民激动的是林下经济“死资源”变“活财物”——新修的路途好像“金线串珠”,将林区低产村改造项目与山下全程机械化演示基地无缝联接,既提高了工业集群项目区及辐射区经济效益,还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这条‘奇特路’的诞生,蕴含着底层管理的才智。”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说道,镇政府最大极限地考虑了乡民的实践的需求,结合村庄布局和路途状况,科学规划危险整治方案,用45万元奖补资金把“政府要修的路”变成“乡民盼修的路”。夕阳西下,跳礅村的鱼塘倒映着星火,团结村的晒场堆满金灿灿的小麦,一条“共富路”正在青山绿水间弯曲成长。正如乡民说的:“一事一议聚民意,路通百业兴;村庄复兴不是梦,美好踏歌行。”(供稿方:自贡市贡井区委宣传部李惠玲)